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原则、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景区。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最大承载量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空间承载量 space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设施承载量 facili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生态承载量 ec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心理承载量 psycholog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社会承载量 societ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瞬时承载量 instantaneous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日承载量 daily carry capacity of scenic area
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以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安全第一,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确保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合理利用和分配景区内的各类资源,强调对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协调好景区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兼顾景区内各景点、各时段以及景区周边等多种因素,内外统筹,综合平衡旅游者、当地居民及政府等各方利益,景区和地方政府通过沟通协作共同推进。
4.1.1 景区应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已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
4.1.2 景区应测算出空间承载量和设施承载量,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基本值;在此基础上,以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方面的指标或经验值作为参考。
4.2.1.1 景区瞬时承载量一般是指瞬时空间承载量,瞬时空间承载量C1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Xi——第i景点的有效可游览面积;
Yi——第i景点的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即基本空间承载标准。
4.2.1.2 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瞬时承载量取决于瞬时设施承载量,瞬时设施承载量D1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Dj——第j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可以用座位数来衡量。
4.2.2.1 景区日承载量一般是指日空间承载量,日空间承载量C2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T——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Z——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T/t)为T/t的整数部分值。
4.2.2.2 当景区设施承载量是景区承载量瓶颈时,或景区以设施服务为主要功能时,其日承载量取决于日设施承载量,日设施承载量D2由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Dj——第j个设施单次运行最大载客量;
Mj——第j个设施日最大运行次数;
a——根据景区调研和实际运营情况得出的人均使用设施的个数;
通过系数a去掉单一旅游者使用多个设施而被重复计算的次数。
4.2.2.3 当旅游者在景区有效开放时间内相对匀速进出,且旅游者平均游览时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时,日最大承载量由以下公式确定C:
式中:
r——景区高峰时刻旅游者人数;
t——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t0——景区开门时刻(即景区开始售票时刻);
t1——景区高峰时刻;
t2——景区停止售票时刻。
应收集整理景区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景区面积;
b)有效游览面积;
c)年均客流量;
d)停车场停车位数;
e)景区周围缓冲区承载量;
f)绿化面积标准;
g)噪声管理标准;
h)垃圾最大处理量。
应根据景区所属类型与特殊性,结合景区敏感目标,按照空间、设施、生态、心理、社会五方面指标将数据进行归类,得出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不同类型景区的基本空间承载标准参见附录A。
应将空间承载指标和设施承载指标代入适合的公式进行测算,确定基本值;再根据生态承载、心理承载、社会承载指标进行校核。
5 景区旅游者流量控制
宜充分考虑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多种因素,建立旅游者流量控制联动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特殊预案等对景区流量进行控制(参见附录B)。
- 上一篇:市场调研流程 2015/10/23
- 下一篇:汽车售后销售服务调研 2015/10/14